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代码:1302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舞蹈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文化馆、中学、社会舞蹈团体从事舞蹈表演、教学以及在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发展目标如下:
目标1.具有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研究所需的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相关舞蹈解剖学原理与各科教学法,掌握本专业相关的舞蹈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目标2.具有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舞蹈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目标3.具有较强的人文科学素养与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能深入钻研1-2个领域的舞蹈教学,能上好专业示范课,成长为专业骨干教师或学校骨干教师。
目标4. 具备强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更新和调整相关知识和能力。
目标5.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舞蹈实践中理解并履行责任。
二、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毕业要求1舞蹈基本理论和技能知识:能够将芭蕾基训、古典舞身韵、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创编、现代舞基训等专业知识用于舞台艺术实践和从事相关教学、研究、创作 |
1-1掌握必要的芭蕾训练知识,能够运用其解决人体的开、绷、直、立等问题,并能针对肢体的控制力、协调性、耐力、速度等进行中有针对性的训练。 |
1-2掌握必要的古典舞身韵知识,能将气息贯穿于手、眼、身、法、步中并解决肢体风格、韵律。 |
1-3掌握必要的古典舞基础训练知识,能够以人体为工具进行标准、规范、科学的训练,解决软度、力量、稳定性、爆发力、跳跃、旋转、翻腾等问题。 |
1-4掌握必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知识,能够将其用于舞台艺术实践、具备从事民间舞教学、科研、创作的能力。 |
1-5掌握必要的舞蹈编导知识,能够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创作舞蹈语言、设计编排舞蹈。 |
1-6掌握必要的现代舞知识,能够身体能力发展同时解放肢体、进而解放心灵。 |
1-7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能运用其表述和分析舞蹈各方面问题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舞蹈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能够将舞蹈、社会科学和史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舞蹈表演、教学、创作,弘扬爱国主题 |
2-2能够将舞蹈、社会科学和史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舞蹈采风、研究、提炼 |
2-3能够针对舞蹈问题,结合文献研究,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内在联系,获得有效结论 |
毕业要求3设计/编导舞蹈作品:能够设计、编导完整的舞蹈作品,设计满足特定主题需求,并能够在编导中体现创新意识、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 |
3-1以创新意识、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为导向,提出主题和立意 |
3-2能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对立意进行实践化,使用合适的舞蹈语言和舞蹈结构。 |
3-3能够创编同时能进行组织、排练,对主题进行物质创作,关照时代文明、人性。 |
毕业要求4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舞蹈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4-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文学、艺术、哲学、法律和伦理等人文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素养 |
4-2理解舞蹈演员、教师、评论员、编辑等的职业性质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履行责任 |
毕业要求5 团队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5-1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5-2能够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定位,与团队其他成员保持协调与合作,完成自身承担的团队任务 |
毕业要求6 沟通:能够就舞蹈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表演、教学、研究和编导作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6-1能够正确的表述舞蹈方面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表演、教学、研究和编导作品 |
6-2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理解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 |
6-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
毕业要求7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7-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
7-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更新和调整相关知识和能力,适应发展 |
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持矩阵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要求 |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舞蹈基本理论和技能知识 |
√ |
|
|
|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
|
√ |
|
|
|
毕业要求3-设计/编导舞蹈作品 |
√ |
√ |
|
|
|
毕业要求4-职业规范 |
|
|
|
√ |
√ |
毕业要求5-团队合作 |
|
|
|
√ |
|
毕业要求6-沟通 |
√ |
|
|
√ |
|
毕业要求7-终身学习 |
|
|
|
√ |
|
四、学制和学分
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为3-6年,总学分为160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与专业类型:音乐与舞蹈学。
七、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芭蕾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舞蹈编导、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等。
2、学位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舞蹈编导、舞蹈概论。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1、教学实践:舞蹈理论实践(舞蹈作品赏析、地区文化考察与研究、舞蹈理论研究与创新)、舞蹈艺术实践、舞蹈团排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汇报演出等;
2、社会实践:舞蹈采风、公益汇演、志愿者活动。
九、毕业的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
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必修66学分;选修92学分;理论课40学分;实践课48学分,计算机、英语、普通话及综合素质和技能等课程达到学校规定要求,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
十、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课内总学时 |
实践学时 |
考核 方式 |
各学期基本周学时 |
小计 |
理论 |
实验 |
上机 |
实训 |
考 试 |
考 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
修
课 |
TB0300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26 |
26 |
|
|
|
22 |
√ |
|
2 |
|
|
|
|
|
|
|
TB030000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32 |
32 |
|
|
|
16 |
|
√ |
|
2 |
|
|
|
|
|
|
TB030000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
|
TB0300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64 |
|
|
|
|
√ |
|
|
|
|
4 |
|
|
|
|
TB0300005 |
形势与政策 |
1 |
13 |
13 |
|
|
|
|
|
√ |
1 |
|
|
|
|
|
|
|
TB0300006 |
思政课综合实践 |
2 |
|
|
|
|
|
2w |
|
√ |
|
|
2w |
|
|
|
|
|
TB0200001 |
大学英语(一) |
3 |
39 |
39 |
|
|
|
|
|
√ |
3 |
|
|
|
|
|
|
|
TB0200002 |
大学英语(二) |
3 |
48 |
48 |
|
|
|
|
√ |
|
|
3 |
|
|
|
|
|
|
TB0200003 |
大学英语(三) |
3 |
48 |
48 |
|
|
|
|
|
√ |
|
|
3 |
|
|
|
|
|
TB0200004 |
大学英语(四) |
2 |
32 |
32 |
|
|
|
|
√ |
|
|
|
|
2 |
|
|
|
|
TB2000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24 |
|
|
|
24 |
8 |
|
√ |
2 |
|
|
|
|
|
|
|
TB2000002 |
大学体育(二) |
1 |
24 |
|
|
|
24 |
8 |
|
√ |
|
2 |
|
|
|
|
|
|
TB2000003 |
大学体育(三) |
1 |
24 |
|
|
|
24 |
8 |
|
√ |
|
|
2 |
|
|
|
|
|
TB2000004 |
大学体育(四) |
1 |
24 |
|
|
|
24 |
8 |
|
√ |
|
|
|
2 |
|
|
|
|
TB2100001 |
军事训练 |
2 |
|
|
|
|
|
2w |
|
√ |
2w |
|
|
|
|
|
|
|
TB1700001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2 |
40 |
16 |
|
24 |
|
|
|
√ |
|
2.5 |
|
|
|
|
|
|
TB0100001 |
大学语文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
|
TB0500001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
|
TB0300007 |
时事热点 |
|
|
|
|
|
|
|
|
√ |
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其余课程每门课1学分,专题讲座,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
TB0300008 |
安全教育 |
|
|
|
|
|
|
|
|
√ |
TB2200001 |
就业指导 |
|
|
|
|
|
|
|
|
√ |
TB2100002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TB2100003 |
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TB2300001 |
劳动 |
1 |
32 |
8 |
|
|
|
24 |
|
√ |
1-4学期开课 |
小 计 |
38 |
534 |
|
|
|
|
70+4w |
|
|
|
|
|
|
|
|
|
|
选 修 课 |
|
|
8 |
104 |
|
|
|
2-7学期完成选修。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 |
合 计 |
46 |
638 |
|
|
|
|
70+4w |
|
|
8 |
11.5 |
9 |
8 |
0 |
0 |
0 |
0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基础理论课 |
ZB0602001 |
中外舞蹈史(一) |
2 |
26 |
26 |
|
|
|
|
√ |
|
2 |
|
|
|
|
|
|
|
ZB0602002 |
中外舞蹈史(二)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
|
ZB0602003 |
舞蹈解剖学 |
2 |
26 |
26 |
|
|
|
|
√ |
|
2 |
|
|
|
|
|
|
|
ZB0602004 |
舞蹈剧目赏析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
|
ZB0602005 |
舞蹈概论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
|
小 计 |
10 |
148 |
148 |
|
|
|
|
|
|
4 |
4 |
2 |
0 |
0 |
0 |
0 |
0 |
十、专业教学进程表(续一)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课内总学时 |
实践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各学期基本周学时 |
小 计 |
理论 |
实验 |
上机 |
实训 |
考 试 |
考 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必 修 课 |
基础技能课 |
ZB0602006 |
芭蕾基训(一) |
3 |
52 |
13 |
|
|
39 |
|
|
√ |
4 |
|
|
|
|
|
|
|
ZB0602007 |
芭蕾基训(二) |
3 |
64 |
16 |
|
|
48 |
|
|
√ |
|
4 |
|
|
|
|
|
|
ZB0602008 |
中国古典舞身韵(一)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
|
|
ZB0602009 |
中国古典舞身韵(二) |
2 |
32 |
32 |
|
|
|
|
|
√ |
|
|
|
2 |
|
|
|
|
ZB0602010 |
素质技巧(一) |
1 |
26 |
|
|
|
26 |
|
|
√ |
2 |
|
|
|
|
|
|
|
ZB0602011 |
素质技巧(二) |
1.5 |
32 |
|
|
|
32 |
|
|
√ |
|
2 |
|
|
|
|
|
|
ZB0602012 |
中国古典舞基训(一) |
3 |
64 |
16 |
|
|
48 |
|
|
√ |
|
|
4 |
|
|
|
|
|
ZB0602013 |
中国古典舞基训(二) |
3 |
64 |
16 |
|
|
48 |
|
|
√ |
|
|
|
4 |
|
|
|
|
ZB0602014 |
现代舞基训(一)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2 |
|
|
|
ZB0602015 |
现代舞基训(二)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2 |
|
|
ZB0602016 |
中国民族民间舞(一) |
3 |
64 |
16 |
|
|
48 |
|
|
√ |
|
4 |
|
|
|
|
|
|
ZB0602017 |
中国民族民间舞(二) |
3 |
64 |
16 |
|
|
48 |
|
|
√ |
|
|
4 |
|
|
|
|
|
ZB0602018 |
中国民族民间舞(三) |
3 |
64 |
16 |
|
|
48 |
|
|
√ |
|
|
|
4 |
|
|
|
|
ZB0602019 |
中国民族民间舞(四) |
3 |
64 |
16 |
|
|
48 |
|
|
√ |
|
|
|
|
4 |
|
|
|
ZB0602020 |
中国民族民间舞(五) |
3 |
64 |
16 |
|
|
48 |
|
|
√ |
|
|
|
|
|
4 |
|
|
ZB0602021 |
舞蹈编导(一) |
2 |
32 |
32 |
|
|
|
|
|
√ |
|
|
|
2 |
|
|
|
|
ZB0602022 |
舞蹈编导(二) |
2 |
32 |
32 |
|
|
|
|
|
√ |
|
|
|
|
2 |
|
|
|
ZB0602023 |
舞蹈编导(三)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2 |
|
|
小 计 |
42 |
846 |
|
|
|
|
|
|
|
6 |
10 |
10 |
12 |
8 |
8 |
0 |
0 |
集中综合实践 |
ZB0602024 |
舞蹈剧目排练(一) |
1 |
26 |
|
|
|
26 |
|
|
√ |
2 |
|
|
|
|
|
|
|
ZB0602025 |
舞蹈剧目排练(二) |
1.5 |
32 |
|
|
|
32 |
|
|
√ |
|
2 |
|
|
|
|
|
|
ZB0602026 |
舞蹈剧目排练(三) |
1.5 |
32 |
|
|
|
32 |
|
|
√ |
|
|
2 |
|
|
|
|
|
ZB0602027 |
舞蹈剧目排练(四) |
1.5 |
32 |
|
|
|
32 |
|
|
√ |
|
|
|
2 |
|
|
|
|
ZB0602028 |
舞蹈剧目排练(五)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2 |
|
|
|
ZB0602029 |
舞蹈剧目排练(六)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2 |
|
|
ZB0602030 |
舞蹈剧目排练(七)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
2 |
|
ZB0602031 |
舞蹈团排练(一) |
1 |
26 |
|
|
|
26 |
|
|
√ |
2 |
|
|
|
|
|
|
|
ZB0602032 |
舞蹈团排练(二) |
1.5 |
32 |
|
|
|
32 |
|
|
√ |
|
2 |
|
|
|
|
|
|
ZB0602033 |
舞蹈团排练(三) |
1.5 |
32 |
|
|
|
32 |
|
|
√ |
|
|
2 |
|
|
|
|
|
ZB0602034 |
舞蹈团排练(四) |
1.5 |
32 |
|
|
|
32 |
|
|
√ |
|
|
|
2 |
|
|
|
|
ZB0602035 |
舞蹈团排练(五)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2 |
|
|
|
ZB0602036 |
舞蹈团排练(六)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2 |
|
|
ZB0602037 |
舞蹈团排练(七)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
2 |
|
十、专业教学进程表(续二)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课内总学时 |
实践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各学期基本周学时 |
小 计 |
理论 |
实验 |
上 机 |
实训 |
考 试 |
考 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必 修 课 |
集中综合实践 |
ZB0602039 |
毕业论文(毕业舞蹈汇报演出) |
6 |
|
|
|
|
|
8w |
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报演出二选一 |
8w |
|
6 |
16 |
|
|
|
|
8w |
8w |
|
ZB0602040 |
舞蹈采风与观摩 |
2 |
|
|
|
|
|
|
|
√ |
|
|
3w |
|
|
|
小 计 |
28 |
452 |
|
|
|
|
21w |
|
|
4 |
4 |
4 |
4 |
4 |
4 |
4 |
0 |
教师教育课程 |
JY0700001 |
学与教的心理学 |
2 |
32 |
|
|
|
|
|
√ |
|
|
|
|
2 |
|
|
|
|
JY0700002 |
当代教育学 |
2 |
32 |
|
|
|
|
|
√ |
|
|
|
|
|
2 |
|
|
|
JY0100001 |
教师口语 |
1 |
16 |
|
|
|
|
|
√ |
|
|
|
|
1 |
|
|
|
|
ZX0602006 |
舞蹈教学法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2 |
|
|
ZB0602038 |
教育见习实习 |
8 |
|
|
|
|
|
|
|
√ |
|
|
|
|
|
|
|
10w |
小 计 |
15 |
112 |
|
|
|
|
|
|
|
|
|
|
3 |
2 |
2 |
|
|
合 计 |
93 |
1526 |
|
|
|
|
21w |
|
|
14 |
18 |
16 |
19 |
14 |
14 |
4 |
0 |
选 修 课 |
专业理论课拓展模块 |
ZX0602001 |
舞蹈概述 |
2 |
26 |
26 |
|
|
|
|
√ |
|
|
|
|
|
2 |
|
|
|
ZX0602002 |
舞蹈史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2 |
|
|
ZX0602003 |
荆楚民间舞 |
1 |
16 |
16 |
|
|
|
|
|
√ |
|
|
|
|
|
|
2 |
|
ZX0602004 |
计算机音乐编辑 |
1 |
16 |
16 |
|
|
|
|
|
√ |
|
|
|
2 |
|
|
|
|
ZX0602005 |
舞蹈记录法 |
1 |
16 |
16 |
|
|
|
|
√ |
|
|
|
|
2 |
|
|
|
|
ZX0602007 |
舞蹈论文写作 |
1 |
16 |
16 |
|
|
|
|
|
√ |
|
|
|
|
|
|
2 |
|
ZX0602008 |
基本乐理 |
2 |
26 |
26 |
|
|
|
|
√ |
|
2 |
|
|
|
|
|
|
|
ZX0602009 |
视唱练耳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
|
|
小 计 |
8 |
128 |
|
|
|
|
|
|
|
本模块限选8学分 |
技能模块一 |
ZX0602010 |
基础声乐(一) |
1.5 |
32 |
|
|
|
32 |
|
|
√ |
|
2 |
|
|
|
|
|
|
ZX0602011 |
基础声乐(二) |
1.5 |
32 |
|
|
|
32 |
|
|
√ |
|
|
2 |
|
|
|
|
|
ZX0602012 |
基础钢琴(一) |
1.5 |
32 |
|
|
|
32 |
|
|
√ |
|
|
2 |
|
|
|
|
|
ZX0602013 |
基础钢琴(二) |
1.5 |
32 |
|
|
|
32 |
|
|
√ |
|
|
|
2 |
|
|
|
|
ZX0602014 |
拉丁舞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2 |
|
|
|
ZX0602015 |
爵士舞 |
1.5 |
32 |
|
|
|
32 |
|
|
√ |
|
|
|
|
|
2 |
|
|
小 计 |
6 |
128 |
|
|
|
|
|
|
|
本模块限选5学分 |
社会艺术实践 |
ZX0602016 |
社会舞蹈专业能力考级证书(国家认可) |
3 |
1-3级1学分16课时,4-7级2学分32课时,8-10级3学分64课时。 |
ZX0602017 |
校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 |
3 |
地厅级1学分16课时,省部级2学分32课时,国家级3学分64课时。 |
ZX0602018 |
教学专场演出 |
1.5 |
每学年至少一次0.5学分,共32课时。 |
ZX0602019 |
校级以上重要演出或学术活动 |
3 |
地厅级1学分16课时,省部级2学分32课时,国家级3学分64课时。 |
ZX0602020 |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 |
3 |
一般期刊2学分,核心期刊3学分。 |
ZX0602021 |
学生个人或小组专场 |
3 |
个人舞蹈专场3学分48课时,小组舞蹈专场2学分32课时。 |
ZX0602022 |
校外社会工作自主创业创新创业课题 |
2 |
(本专业相关)校外工作0.5学分,自主创业1学分,创新创业课题2学分。 |
小 计 |
3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17 |
256 |
|
|
|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
4 |
|
|
|
|
|
|
|
|
课外学分,每学期认定一次,毕业学年上学期汇总,以学校团委“第二课堂成绩单”认定为主。 |
总 计 |
160 |
2420 |
|
|
|
|
70+25w |
|
|
22 |
30 |
25 |
27 |
14 |
12 |
4 |
0 |
十一、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权重) |
毕业要求1舞蹈基本理论和技能知识:能够将芭蕾基训、古典舞身韵、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创编、现代舞基训等专业知识用于舞台艺术实践和从事相关教学、研究、创作 |
1-1掌握必要的芭蕾训练知识,能够运用其解决人体的开、绷、直、立等问题,并能针对肢体的控制力、协调性、耐力、速度等进行中有针对性的训练。 |
芭蕾基训 素质技巧 |
1-2掌握必要的古典舞身韵知识,能将气息贯穿于手、眼、身、法、步中并解决肢体风格、韵律。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1-3掌握必要的古典舞基础训练知识,能够以人体为工具进行标准、规范、科学的训练,解决软度、力量、稳定性、爆发力、跳跃、旋转、翻腾等问题。 |
中国古典舞基训 |
1-4掌握必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知识,能够将其用于舞台艺术实践、具备从事民间舞教学、科研、创作的能力。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1-5掌握必要的舞蹈编导知识,能够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创作舞蹈语言、设计编排舞蹈。 |
舞蹈编导 |
1-6掌握必要的现代舞知识,能够身体能力发展同时解放肢体、进而解放心灵。 |
现代舞基训 |
1-7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能运用其表述和分析舞蹈各方面问题 |
舞蹈解剖学 舞蹈剧目排练 舞蹈团排练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基本原理,结合舞蹈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舞蹈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能够将舞蹈、社会科学和史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舞蹈表演、教学、创作,弘扬爱国主题 |
毕业舞蹈汇报演出 学与教的心理学 当代教育学 教师口语 教育见习实习 舞蹈教学法 |
2-2能够将舞蹈、社会科学和史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舞蹈采风、研究、提炼 |
舞蹈采风与观摩 舞蹈概述 中外舞蹈史 荆楚民间舞 舞蹈记录法 |
2-3能够针对舞蹈问题,结合文献研究,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内在联系,获得有效结论 |
舞蹈论文写作 舞蹈剧目赏析 舞蹈概论 毕业论文 |
毕业要求3设计/编导舞蹈作品:能够设计、编导完整的舞蹈作品,设计满足特定主题需求,并能够在编导中体现创新意识、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 |
3-1以创新意识、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为导向,提出主题和立意 |
舞蹈编导 |
3-2能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对立意进行实践化,使用合适的舞蹈语言和舞蹈结构。 |
计算机音乐编辑 拉丁舞 爵士舞 |
3-3能够创编同时能进行组织、排练,对主题进行物质创作,关照时代文明、人性。 |
舞蹈剧目排练 舞蹈团排练 |
毕业要求4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舞蹈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4-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文学、艺术、哲学、法律和伦理等人文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素养 |
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 基础声乐 基础钢琴 大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
4-2理解舞蹈演员、教师、评论员、编辑等的职业性质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履行责任 |
社会艺术实践 思政课综合实践 形势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毕业要求5 团队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5-1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创新创业基础 就业指导 军事理论 |
5-2能够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定位,与团队其他成员保持协调与合作,完成自身承担的团队任务 |
军训 教育见习实习 心理健康教育 |
毕业要求6 沟通:能够就舞蹈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表演、教学、研究和编导作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6-1能够正确的表述舞蹈方面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
舞蹈概论 舞蹈剧目赏析 |
6-2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理解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 |
大学英语 现代舞基训 |
6-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
舞蹈采风与观摩 |
毕业要求7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7-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
形势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7-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更新和调整相关知识和能力,适应发展 |
毕业论文 创新创业基础 |
(执笔人:董辉 审核人:杨德华)
vv